浅谈midi与平替

midi没有声音,所以过分依赖音色库。
同一首作品,不同的音色库呈现效果也不同。
一个效果不佳,音色不浑厚,钢琴不潮湿,电吉他不摇滚。
另一个则把前者缺的全部营养补上。
这也是midi的缺点之一。
来与xm和it作比较,它能够把音色绑定到类似于midi的指令里,为听者省去了找音色库的时间。
为什么这两个格式不受欢迎相对小众,而midi则能得到广泛使用?
各位有什么看法。

1 Like

先提模块&追踪器

可是根据后来猜测得知,在当时并不是所有软件都开放源代码。

不过有时候开放了也没用,有些吃配置的软件还不如直接用声霸卡这个硬件驱动midi,效率来的比软件高


(以上指的并非是追踪器格式占用大,而是播放的时候卡)

关键还有上手门槛在那里,要编辑这些文件,当时只能用私有专用的编辑器 可没有像openmtp那种玩意

为什么不被采用显而易见了,是配置只是小事不过在当时(迫不得已)搞专有不用midi又去用谁呢

话说回来关于midi的经典故事

只是个兼容接口,干什么用的也不复述了

用途的不同,其实也没有什么对比性可聊了。

在这里的xm,就像某老游戏机的私有音序格式,这就好理解了(自己在开发套件里加了个私有协议)

这就是本次的上手门槛,并非任何情况都能编辑的 (yamaha xg editor 依旧太权威了)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