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算是行业的老前辈了,我是2005年才进入这个行业的
如何选择一个软件来编写midi
用Sibelius 这个软件编写。什么钢琴谱,吉他谱,鼓谱,总谱等等,都能搞定。多种格式导出。需要的联系我QQ:271083185。
我想学,大佬们怎么才能学会弹琴啊
这个推荐真是很好,因为游戏是这种的 所以学到了很多
我觉得fl蛮好用
看到很多朋友推荐的软件,大家最好能同时给一个能有效的下载地址。
来看看,学习学习
学习了,谢谢!希望多交流。
比较奇怪的是Cakewalk by Bandlab已经免费两年了, 竟然大多数人还在用老版的cakewalk by sonar QAQ (手动 at 华北kingsky )
下载&安装&官网
这里是官网, 可以去里面跟随官网的步骤下载, 需要下载Bandlab
-
软件经常会更新, 但是每次更新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惊喜, 不用担心
-
国内的相关报道貌似只有midifan网站上偶尔会聊聊
功能&优势
为什么选择Cakewalk ?
- 由本身就很强大的Sonar继承而来, 功能全面, 对midi兼容很好, 可以直接查看和编辑midi事件
- 支持自带的音频文件转midi, 快速辨清和弦走向, 节奏型, 不必担心听力不力
- 钢琴窗编辑, 乐器的输入输出控制器等操作等同于编曲业界, 学而成才
- 免费
软件部分实在没有时间说明, 而软件要精通, 摸索也是必要的. 目前网络上对新cakewalk的教程还是百业凋敝, 请尝试自己摸索吧, 也可以啃官方的嘤文教程
关于
Bandlab: music start here
本人已经用了半年了, 虽然本人现在学习很忙还没有很拿得出来的作品, 但是我一定要说:
Cakewalk是世界上最nb的DAW, 我tm吹爆 !
最后, 可以用markdown好评, 赞了
以上。
啊…如果俺说俺现在逐渐放弃Sonar,甚至逐渐放弃Cakewalk了,不知道层主会不会有一种被俺耍了,想痛扁俺一顿的想法…从Cakewalk从老版本的Cakewalk Pro Audio 9.03,到后来的Sonar 8.53,俺是一直知道Cakewalk会自作主张地对MIDI做些手脚的。这个事情在保存成它自己的早期的wrk工程文件或者是后来的cwp工程文件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在工程保存成mid文件,或者是打开一个mid再另存成mid时,问题就来了。层主可以做个实验,用cakewalk打开一个MIDI文件,然后什么也不做,直接另存成另一个MIDI文件。之后用一个文件比较工具(比如Beyond Compare之类)来比较一下,你就发现了,除了MThd或者MTrk这种块标记之外,其他所有的数据全都不一样。
实际上所有的主流DAW都有自己的数据组织方法,这个倒不是Cakewalk一个人背锅。就连Cubase打开一个MIDI,什么也不做,直接Export之后,生成的MIDI和原来的也不一样。但Cakewalk有些对MIDI文件的自作聪明式的优化对俺来说很头疼。这个事情真的不是老夫一个人瞎逼逼。老夫也特地翻出去看了cakewalk的官网帮助文档,以及外面论坛里一些老外们的讨论。Here are the links to the official documents and discussions about how Cakewalk deals with MIDI files (翻译:童鞋们一定要好好学英语,学好好英语哇X-D,多学一门语言,就多掌握一种思维方式,就多了一双眼睛看世界哇)----
https://www.cakewalk.com/Documentation?product=SONAR%20X3&language=3&help=MIDI_Files.1.html
https://forum.cockos.com/archive/index.php/t-159069.html
为什么老夫会特别看重这个事情呢?因为这有个应用背景:老夫是玩电子琴的,有时候会给某些型号的琴制作一些扩展的节奏资源。这类琴(具体厂商和型号不便细说,抱歉抱歉~)会识别MIDI文件中的Marker标记和一些特定的CC信息,以知晓一个MIDI文件中哪几个小节是自动伴奏的前奏A、尾奏B、主奏C、加花D等等的段落。这些作为段落标记的Marker和CC要特别精确地写在小节的起始处。结果我用Cakewalk做完后,导出成MIDI,复制到琴里,琴就报错,不识别段落。拿到电脑上,用cakewalk自己还看不出来,用另一个叫做“世界树(Sekaiju)”的纯MIDI音序器小软件才发现,这些段落标记的时间全都错了,比正常的位置要靠前几个Tick。当时老夫差点儿把电脑砸了,因为老夫花了一个月编辑出来的东西却不料会在最后这一关上出了篓子,浪费精力是小事,关键是工期要赶不上。后来发现了这个MIDI文件里的所有事件的时间都是整体前移了几个Tick,相对好弄些,这才长松了一口气。所以,老夫就决定渐渐放弃Cakewalk了,老夫年纪大了,伤不起哇…
PS:哦,其他人用Cubase的都没出过这个问题,虽然Cubase在打开MIDI然后再导出成MIDI这一过程,自己也添油加醋了不少东西,另存文件和原文件比较也是完全不同的。
2nd PS:看人家老外做资源都是苹果电脑+Logic的。老夫还在考虑要不要去淘个二手Mac,专事专机专做。不过现在老夫憋SCI论文憋得想跳楼,其他活儿一概推掉咧,所以等把主业搞明白之后,再琢磨别的吧…
不不不,您入行比俺早多了。俺只是个爱好者,应该是2010年前后才正式开始玩MIDI的~只是钟情于90年代的流行音乐、制作水平和音源设备,对现在的暴力采样音源和拼pattern做全曲的套路不是很认同,所以自称自己是“90年代MIDI制作的遗老遗少”~
当然,咱也给Cakewalk说说好话,毕竟曾经爱过十来年嘛~
对于萌新来讲,没必要犯什么选择困难症的。现在的Cakewalk免费,这确实是个吸引力。主流的Cubase也是上手的不错选择。FL Studio或者其他的什么软件,这些都没问题。毕竟现在天下大同,DAW都长得差不多。找一个,用熟练了,需要的时候再换,不难。老夫从用了十来年的Cakewalk,换到了Cubase,不也就是几天时间就上手(中日双语)了嘛~
当然,选一个主流平台,资料肯定更多。对自学的萌新而言,资料很有用处。所以呢,好话也只能是说这么多,还是各位萌新自己来做决定。
两周年了啊, 新的4月版本的配色很科技感很赞w (high-tech)
推荐一个命令行工具,将 MIDI 事件转换为 XML,也可以反转换
可以用 西贝柳斯 打谱 然后导出MIDI文件
我原来使用fl的,但是电脑不是很方便,手机版的fl下载地址难找,如果手机上的,推荐使用音乐制作工坊,花的钱少。导出midi很方便
几年没有来了,现在热闹多了,有老朋友,还有很多新人。说起MIDI,最早我是用雅马哈37,38俩琴用midi连接线连接,弹一台琴出俩琴的叠加效果,哦,才知道数字音乐,那时根本找不到资料,回顾起来—苦呀!
90年代,yamaha qy编曲机已经是拼pattern了啊。
FL的话,需要一个特制的midi乐器预制来进行midi编辑,有了这玩意儿就好做了。
已经用fl肝出来一首夜航星了
而且FL的输出还能输出成X32双音源模式
其实是FL的midiout的CC控制要自己配置。配置好保存成fst预制就好办了,包络可以直接用软件的自动化控制,fl会搞的
新人可以使用网易云音乐的X Studio 这个对新人比较友好